NEWS
新闻资讯
查看分类

诗韵阿胶:穿越千年的滋补华章

2025-04-10

诗韵阿胶:穿越千年的滋补华章

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浩瀚星空中,诗词犹如璀璨繁星,熠熠生辉。而阿胶,这一传承千年的滋补圣品,也在诗词的长河中留下了诸多动人的篇章。从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,我们能品味出阿胶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。

三国时期,曹植在《飞龙篇》中写道:“晨游太山,云雾窈窕。忽逢二童,颜色鲜好。乘波白鹿,手翳芝草。授我仙药,神皇所造。教我服食,还精补脑。寿同金石,永世难忘 。” 

     在那个追求长生、注重养生的时代,阿胶作为名贵的滋补品,或许正是文人雅士们心中渴望的 “仙药” 之一,承载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期许 。

唐代,阿胶在宫廷中备受青睐,也因此走进了诗人的视野。在《全唐诗・宫词补遗》中写下 “铅华洗尽依丰盈,雨落荷叶珠难停。暗服阿胶不肯道,却说生来为君容 。” 

     描绘了宫廷佳人杨贵妃,即便洗尽铅华依然体态丰盈,肌肤如细雨落在荷叶上的水珠般晶莹剔透。原来她私下常服阿胶,却不肯轻易透露这个养颜的秘密,只说是天生丽质为君绽放。

元稹在《赛神》里提到 “阿胶在末派,罔象游上源。灵药所巡尽,黑波朝夕喷 。” 诗中以阿胶为引,借其在水流下游,而一些神怪在上游的意象,表达了对世间乱象的思考。这里阿胶虽不是核心主题,但作为当时人们熟知的 “灵药”,被诗人信手拈来融入诗句,反映出阿胶在唐代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认知度 。

      罗隐在《黄河》中写道 “莫把阿胶向此倾,此中天意固难明。解通银汉应须曲,才出昆仑便不清 。” 诗人以黄河之水难以澄清,即便倾入阿胶也无济于事,来感慨世间的复杂与天意的难测。此句巧妙地运用了阿胶 “止血、凝血、使浊水变清” 的特性,将其融入宏大的自然景象与深刻的人生哲理思考中,展现了阿胶独特的文化意象 。

  •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-889-9508
  • 公司地址

    东阿经济开发区香江路16号

公司公众号

版权所有 © 山东东阿东盛阿胶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