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新闻资讯
查看分类

诗词为墨,阿胶作笺

2025-04-14

诗词为墨,阿胶作笺

从魏晋的养生遐想,到唐宋的宫廷佳话、文人情怀,再到元明清的生活情趣与养生推崇,诗词宛如一条时光纽带,将阿胶的历史与文化紧密相连。这些诗词不仅是文学的瑰宝,更是阿胶文化传承的生动见证。它们让我们看到,阿胶在千百年间,不仅滋养着人们的身体,更在文人墨客的笔下,升华成一种文化符号,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 。

北宋王安石在《我欲往沧海》中说 “我欲往沧海,客来自河源。手探囊中胶,救此千载浑 。” 诗人欲前往沧海,客人从河源而来,拿出囊中阿胶,试图拯救这千古浑浊之象。这里阿胶不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滋补品,更成为一种象征,象征着能够改善世间乱象、扭转乾坤的力量,体现了诗人心怀天下、渴望有所作为的抱负 。

元代白朴在《秋叶梧桐雨・锦上花》中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生活画面:“阿胶一碗,芝麻一盏,白米红馅蜜饯。粉腮似羞,杏花春雨带笑看。润了青春,保了天年,有了本钱 。” 

     诗中详细地描述了用阿胶与芝麻、白米等食材搭配的食用方式,以及食用后带来的美好效果,不仅让人感受到阿胶在元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滋补作用,还呈现出一种惬意、享受生活的氛围 。

明代江南名士何良俊在《清森阁集・思生》中写道 “万病皆由气血生,将相不和非敌攻。一盏阿胶常左右,扶元固本享太平 。” 此诗直接点明了阿胶在养生方面的关键作用,从中医气血理论的角度,阐述了诸多疾病源于气血问题,而常服阿胶能够扶持元气、稳固根本,从而让人享有健康太平的生活,表达了诗人对阿胶养生功效的高度赞誉 。

      清代赵培徵在《咏阿胶井》中吟诵 “阿井传来不记年,清流澈底一寒泉。溶溶玉液三宵露,点点丹砂九空渊。淑气问钟疑凤髓,灵源妙化想龙涎。仙胶炼就称良剂,寿世回生几万千 。” 诗人对阿胶制作的源头 —— 阿井,进行了细致且充满诗意的描绘,阿井的清泉历经岁月,如溶溶玉液、凤髓龙涎,由此炼制出的阿胶成为拯救苍生、延年益寿的良方,进一步凸显了阿胶与阿井的独特渊源以及其卓越的药用价值 。

  •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-889-9508
  • 公司地址

    东阿经济开发区香江路16号

公司公众号

版权所有 © 山东东阿东盛阿胶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